信息搜索search

当前位置:互助土族故土园 >> 信息搜索
  • 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是全国第一家集中展示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建筑面积892平方米。馆内集中展示了土族八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九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展示了土族先辈从辽东辗转迁徙到青藏高原的历史过程及土族人民早期的生产生活用品,突显了土族历史、民俗和文化艺术的精髓,陈列民俗文物展品近万件,展品丰富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chbl/20160520150420125.html
  • 土族信仰的是藏传佛教,有自己独特的佛事行为,如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念诵经文一遍,转经筒时要以一颗虔诚的心顺时针方向转三圈,为自己祈福。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chbl/20160520150326300.html
  • 土族庄廓院是传统的土族民居。土族人家的大门为单扇门,由于我们土族信仰的是藏传佛教,门顶上还有一间小门楼,一般是供奉佛像用的,妇女一般不能上去。土族人家一般都是单门独户的庄廓小庭院,筑有正方形的围墙,墙体是由十八板黄土夯筑而成,墙头四角砌立卵石,显得十分整洁、朴素。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chbl/20160520150109165.html
  • 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也是土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使这里蕴育 ...
    http://www.tzgty.com/aboutus/contactus.html
  •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官方网站 ...
    http://www.tzgty.com/aboutus/aboutus.html
  • 吉祥五色鸟 彩虹迎嘉宾行程线路:互助土族故土园中心景区——土族家访——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元圃达坂景区、北山田园风光、青岗峡景区、浪士当景区、扎龙沟景区、下河峡景区)—— ...
    http://www.tzgty.com/tools/vacations/20160501172527639.html
  • D1:早上土族家访,土族民俗表演(轮子秋、土族婚礼等);中午民俗餐;下午佑宁寺、天门寺,晚宿威远镇;D2:早上南门峡水库、却藏寺;下午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夜宿森林宾馆、石龙山寨或帐房宾馆;D3早上地 ...
    http://www.tzgty.com/tools/vacations/20160501172335599.html
  • 青海互助故土园旅行社是经青海省旅游局批准和工商局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旅行社。本社拥有一支专业优秀的导游队伍,和完善的组织系统。依托AAAAA级土族故土园旅游区为优势,向旅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开辟了省内外多条线路,承接各种团队和散客旅游、专项及会议旅游,组织全国各界人士赴各地参观考察、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我们本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游客至上”的宗旨,承接各种团队和散客旅游,总经理朱明秀携全体员工欢迎四海宾朋,我们竭诚为旅客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
    http://www.tzgty.com/tools/lvxingshe/20160501171923352.html
  • 青海彩虹旅行社是经省旅游局审批,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旅行社,成立于1996年,是我省成立最早的旅行社之一。彩虹旅行社隶属于互助县旅游局,拥有一批精于专业、素质优良的管理和导游人员,一直以“信誉第一、宾客至上”为经营理念,以“真诚、热情”为宗旨服务于广大新老顾客。本社以高原风光、探究藏传佛教、感受民族风情、寻访神秘人文景观为主体,以休闲游、假日游、民俗游、节日游和避暑游等为辅助形式,努力打造经济、合理、舒适的省内和国内精品旅游,形成了立体、合理的众多旅游线路。我社将围绕互助“土族故土园”的旅游内涵和底蕴,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技化”的旅游行业要求和一流优质服务的形象,着力打造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旅游品牌。 ...
    http://www.tzgty.com/tools/lvxingshe/20160501171132713.html
  • 土族人还根据二十四节气和本地农事的规律总结了一些农谚。如:在掌握播种时机时说“二月清明后十天,三月清明前十天”、“立夏不种高山麦”。还有“暑天翻歇地,瘦地变肥地”、“立秋不出头,拔了喂老牛”。对掌握青草的生长规律时说“羊盼清明马盼夏(立夏)”。土族人认为冬至日添岁数,一定要吃一顿油煎饼。还认为冬至日来的第一个客人如果是男的,母羊要下公羔;如果是女的,母羊要下母羔。 ...
    http://www.tzgty.com/tuzuminsu/shengchanshenghuo/20160501163136499.html
  • 一、村落互助土族人的居住以“库都”(家)为基本单位,最初以“依玛格”(宗族)形式聚居,后来又形成了若干姓氏组成的“阿依勒”(村落),成为基本聚居形式。若干个“阿依勒”组成一个“库兴”(大庄堡),若干个 ...
    http://www.tzgty.com/tuzuminsu/tuzujianzhu/20160501162530043.html
  • 土族人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土族饮食既保留了土族游牧生活的传统,又有农耕生活的特点。可分为六大类。即:固日勒 伊德希(面食)、麻哈 伊德希(肉食)、乌曲固 伊德希(汤食)、恩达斯固(茶类)、穆拉 伊德希(小吃)和库日古固 伊德希(炒菜)。 ...
    http://www.tzgty.com/tuzuminsu/tesecanyin/20160501161623390.html
  •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服饰有“伏兰诺日”服饰、“哈拉齐”服饰和“特哇尔托洛盖”服饰,这里的土族人还保量着自己古老的服饰。以上三种服饰的男装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妇女的发式、帽子、衣服的式样和花袖上,各自 ...
    http://www.tzgty.com/tuzuminsu/tuzufushi/20160501160349310.html
  • 土族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同仁县、乐都县和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永登县、卓尼县等地。全国土族约28.95万人(2010年 ...
    http://www.tzgty.com/tuzuminsu/minzulishijieshao/20160501152713680.html
  • 却藏寺,藏语称“却藏具喜不变洲”,后易名“佛教宏扬洲”,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北约20公里处,在今南门峡镇政府所在的本朗扎西滩(亦称却藏滩)。寺院东西有二山环抱,右如盘龙绕卧,左似凤凰展翅,山上松 ...
    http://www.tzgty.com/religion/quezangsi/20160430194229219.html
  • 朋友们,我们土族村庄风水最好的地方您知道在哪里吗?我相信大家一定猜不到,要看我们土族村庄最好的风水在哪里,就找哪个村的“奔康”,可以这么说,“奔康”所在的地方,一定是这个村庄最好的风水地。“奔康”是藏传佛教建筑,意思是“十万个活佛居住的殿堂”,里面供奉着十万个泥塑佛像。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xbmswhc/20160428163119628.html
  • 眼前这个高高挺立的立轮水磨,是高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土族乡村最美的建筑。水磨一般认为发明于晋代,和杜诗发明水排有关。咱们眼前的这轮水磨仅用泥土和木料简单搭建的最拙朴的屋子,屋底下的潭里立着巨大的木制水轮,直径5米多,它的背部对准了屋后的水槽,水直冲而下,带动水轮,形成美丽的飞瀑。水轮带动磨棋,磨棋带动木屋里的阴扇磨盘旋转,配合顶面用四根牛皮绳拴吊在大梁上的阳扇磨盘,就磨出又细又白的面粉来。“水磨时代”是土族人民一段难忘而美丽的回忆,充分展现了土族人民热爱生活、勤劳淳朴的民族品格和民族智慧。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xbmswhc/20160428163040409.html
  • 土族圈圈席是土族设宴待客的一种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宾客围成一个大圈,席地而坐吃大席,过去曾设在草滩或土族人家的羊圈里,是土族传承游牧时期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整个宴席分三道饭,头道是各种油炸点心,如孛尔索克、盘馓、花卷、焜锅等,倒上香甜的奶茶,而茶壶、酒壶上系有一撮白色羊毛,因为土族先民是牧羊的,崇尚白色,有吉祥之意,也是土族对历史的一种追忆。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ndzy/20160428153447416.html
  • 金花演艺中心是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景区内唯一一所大型室内演艺场所,为穹顶式圆形建筑,分上下两层,外形恰似土族男子所戴的毡帽。主要功能为观看土族歌舞之用,演出将土族花儿、服饰、盘绣、婚礼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舞台等不同形式呈现给中外游客,演出分场次定时演出,分土族民俗歌舞演出和《花儿印象》大型文艺演出。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ndzy/20160428153428023.html
  • 地下酒窖分1#、2#、3#酒窖,依据土族人将酿出的酩馏酒埋藏于自家羊圈里的民间传统做法,在反复科学实验,取得酩馏酒储藏的最佳环境各项数据指数后,按照酩馏酒老熟化过程中对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条件的要求设计建造的。酿出的酩馏酒都要在这里埋藏或窖藏三至十年,窖藏年代越久,酒品口味越正。酒窖分1#、2#、3#酒窖,内部又分四大块区,分别为木桶窖藏区、瓷坛窖藏区、埋藏区、品酒区。 ...
    http://www.tzgty.com/gotoscenic/ndzy/20160428153314330.html